FD视线

福建日报/福建东南新闻网:福大自动化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发展 创新成就工控业“大榕树”

发布时间: 2011年8月15日

 

编者按:凭借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福大自动化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工业自动化综合服务商之一,成长为一棵根植海西的工控行业的“大榕树”。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高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造就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温家宝总理到我省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在海西热土上,诸多企业正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海西先行。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09年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再次上榜,排名第19,这已是福大自动化连续第五年上榜,且排名也连续位居福建入选企业第一位。荣耀来自实力。近年来,凭借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以及打造“工业综合医院”,搭建为企业“治病”的服务平台,福大自动化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工业自动化综合服务商之一。

    同时,通过建立协同管理系统,创新自我激励的考核机制,福大自动化实现了内部管理机制革新,做到了科学化、实时化计算员工的服务价值和贡献。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结合,助推福大自动化成长为一棵根植海西的工控行业(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大榕树”,它在全国的80多个分支机构,则像发达的根须,协同上游几百家产品与方案提供商,为下游的全国2万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展现出根深叶茂、蓬勃生长的风姿。

 

矢志自主创新:给企业安装“发动机”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还较落后,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进口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而另一方面,当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很多先进的控制器件,比如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网络等。

    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控制状态,为技术服务机构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市场空间。1992年,“嗅觉”敏锐的福州大学年轻教师陈新楚抓住机遇,组建了福大自动化的前身——福建省福大自动化工程服务中心。

    此后,福大自动化致力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为省内外企业设计、开发和实施自动化工程项目近百项。这些项目不论在技术先进性上,还是在系统性价比上,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相当于给企业安装了一个高效‘发动机’,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福大自动化董事长陈新楚说。

    华能福州电厂的系统改造即是典型显现。

    华能福州电厂一期工程2台350MW燃煤发电机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的,全套设备由日本三菱重工提供,其中的集散控制系统核心设备是美国的PDP11系列计算机。然而,生产该计算机的厂家被并购,并从1997年开始停产这一系列计算机,因而,系统维护越来越困难,运行屡现故障。

    华能电厂决定联手福大自动化改造整个系统。1997年开始,福大自动化派出10多人小组进驻华能电厂攻关。2002年,系统改造成功。在对三菱进口系统的核心技术研究消化与局部改造的基础上,他们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PLC/IPC(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创下了国内大型火电机组首次应用基于PLC/IP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替代进口DCS的纪录。

    “应用这个系统后,提高了电厂生产效率,降低了煤耗和环境污染,不仅在可靠性、控制精度等性能方面超过了国外同类系统,而且大幅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及维护费用。”华能福州电厂总工庄将平说。

 

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工业综合医院”

 

    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决策者渐渐意识到:企业的需求不仅量大、多样化,而且对生产工艺等有很高的要求,仅依靠一个企业,能力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系统问题。于是他们想到了创建一个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使供求两方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对症下药”,而不是“脚有毛病,却找到牙医”的错位。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福大自动化建立了面向工控行业的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产业链协作系统”,把上 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协同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真正的信息和资源共享,通过平台的专业人员,将众多上游供应商的各种产品与方案资源,整合为一剂剂“复合良药”,解决全国下游客户的“疑难杂症”。

    通过产业链协同,福大自动化业务人员可以直接查看到供应商的报价、库存、生产情况,以及客户的即时需求。向供应商订货、向客户报价、接受客户订单、催款、出库、发货等一整套复杂的交易过程,业务人员敲敲键盘就可以轻松搞定。“以前下一笔订单,来回打电话、发传真至少要半天时间,而且容易出错。现在只要不到一个小时,员工还可以随时随地操作。”福大自动化总经理陈米力说。

    有效对接和高效流转给企业带来了便捷和效益。有一次,福建炼油厂的一套德国进口关键设备出现了故障,如果采购国外配件,货期长达一个月之久,而这期间停机一天将造成至少20万元的损失。情急之下,福建炼油厂找到福大自动化。他们立即通过平台,对设备器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检索计算分析,并在全国范围内查询器件的存货。 仅用了十几个小时,就选定了替代器件,并连夜配送到企业更换安装,恢复了设备正常运行,避免了停机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我们搭建起这个平台,就像是个‘工业综合医院’,可以随时为工业企业提供电气自动控制和信息化服务方面的‘保健咨询、诊断、配药送药、动手术’等多种服务。”陈新楚说,“这就像‘6·18’的平台作用一样,通过平台整合可以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能不断地积累完善各种有效的经验和方案。”

    目前,公司通过这个平台为全国2万多家企业服务,福建80%以上的大型企业接受过其服务。2008年公司本身的营业额达28亿元,如果算上为企业服务间接创造的效益,则达数百亿元。

 

量化服务价值:员工实现“创业化”

 

    一个科技型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最关键的除了科技创新,还有人才支撑。

像建立产业链协作系统一样,福大自动化建立了协同管理系统,并且使两者有机结合,员工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处理工作任务,而且,公司的财务、人力资源等系统也嵌入进来,员工处理完工作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业绩和报酬。

 

    陈米力介绍,福大自动化实行“面向服务的管理理念”,将服务价值适时量化。员工在信息平台上工作时,自动登记并计算每一环节工作(即服务)的价值。然后,由系统实时计算出该服务的服务收入、成本支出、应缴纳的税费、公司管理费用,以及按照公司的规则自动计算出来的个人可分配金额等各项绩效数据。

 

    “简单讲就是,交足国家的,交足集体(公司)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而且,员工个人应得的自动实时计入他的个人账户,可以随时自由支配。”陈米力说,由于实现了科学化、自动化,每个员工都可以查阅自己每时每刻的绩效情况,因而,“福大自动化员工,不需要等到年底发奖金,他可以天天‘领奖金’”。由于员工感觉是自己为自己做事,积极性很高,基本不需要上级督促。据了解,福大自动化目前员工已达2000多人,基本上都是每年招聘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

    为了员工的成长,福大自动化还开发了大量软件支撑系统,在员工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提供高效的支持。如智能机器人系统,将公司所有人员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掌握的业务知识,不断地进行学习、积累、归纳,自动地为每个员工提供支持。“员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像QQ聊天一样问机器人,它会马上给予解答,它不会的,则会转给专业技术人员解答,与此同时,机器人也学会了,下次就可以自动解答。”陈米力介绍说。

    通过管理和激励机制创新,福大自动化的每个员工都可以实现“创业化”:一个刚走出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公司后即可得到各种培训、经营指导、技术支撑等,然后,就自己奋力打拼,需要公司支持的,可以通过平台和系统随时寻求帮助。

    福大自动化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榕树”,不仅“根深”,而且“叶茂”。2000年以来,公司营业额平均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去年营业额突破28亿元,今年,虽然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加快海西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让公司员工信心倍增,他们将目标锁定在营业额突破40亿元。 (记者 段金柱)

 

 

 

 

 
产品搜索中心
 
闽ICP备05035469号-1
版权所有@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公司保留所有版权
Copyright© 2008 Fd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